《最后一公里》:扶贫,要扶的首先是精神困境
2018-11-15 14:59:12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
    一部讲述扶贫的电影从类型就决定了观众不会特别多,会比较冷门,但这样一部电影其实是要比明星玩游戏要有意义的多的。《最后一公里》就是一部以扶贫为主题的电影。

电影风格是很正能量,但你不必被它的正能量吓走,它绝对不是那种浑身透露着伟光正光芒的宣讲课,也不是那种凄风苦雨的攻坚戏。就算扶贫,它也没有乡亲们对家庭惨状的哭诉,没有构建以往干部高大全的形象,而是尽可能的深入乡村,以平等、互相帮助的角度和老百姓亲近。

《最后一公里》根据川南真实的扶贫事件改编,在故事里,珙桐村的村民们都穷怕了,连二手老婆都娶不到。在前史部分,村民们也曾支持过扶贫,相信过全村可以脱贫致富,但结果是发生事故,全村血本无归。这对全村而言,是心结。在这个时间节点上要带村民脱贫,他们从心理上就是排斥、抗拒且不信任的,所以推进扶贫真正难的点就在人身上了。发放救济这一类纯帮扶性质的行为是扶贫,但只是最表层的扶贫,并不能追根溯本的解决根源问题,真正贫困的是早已不相信能够脱贫的村民的心。

电影在塑造李双洪的干部形象时没有选择去英雄化,他也只是个小人物,有很多困扰,但是他找到了方法去走近村民的心。就拿最难摆平的李大奎举例,李大奎去过纪委诬告李双洪,也煽动过乡亲们去村委掏钱,他看起来撒泼蛮横,不讲道理,可李双洪找到了方法“对症下药”。知道他好酒,就带着两只碗和一桶酒去找李大奎喝酒,谁怂听谁的。又因为李大奎有当电影放映员的梦想,就给他报名了放映员培训,李大奎从心里被暖到了,从此二人一抹恩仇,李双洪就这么巧妙地说服了“钉子户”。

电影里的人物都角色鲜明,就像老村长是个时刻围观局势,总在打着自己的如意小算盘的人;又像李双洪的青梅竹马,虽处处受到村民排挤,但也因为李双洪依旧倾注全心投入到脱贫的攻坚战。乡亲们虽然性格各异,总会给李双洪带来不同的麻烦,内心深处却是淳朴善良的。在李双洪要给所有乡亲们还上欠条的时候,村民们纷纷撕掉了十九年前那场事故中的欠条。撕掉的不止是钱,更重要的是这意味着乡亲们解开了心结,这是一场他们决定信任李双洪的高潮戏。脱贫攻坚,最难的一步:触及人心,李双洪做到了。

从种茶园到建厂自己产茶加工再到修建公路,过程虽然一波三折,好在结果是在向“万亩茶园”的目标逐步靠近的。李双洪的那句“如果不把根深蒂固的陋习打掉,就不是打通扶贫攻坚战的最后一公里。”听起来好像很空,很虚,却也是真真实实的根源问题所在。李双洪成功了,乡村的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可还有无数乡村处于贫困,物质贫困,精神更贫瘠,我们只能寄希望于每一个“珙桐村”都能有“李双洪”。

扶贫,要扶的首先应当是每一个陷入贫困的人的精神困境,扶起了精神脊梁,才能一起寻找突围的路径——这是我从《最后一公里》里学到的,这比看几十部爆米花大片都有用得多。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